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9:43 点击次数:86
李群成
Li Quncheng
斋号:诚斋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中华诗词学会会员,中国楹联学会会员,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,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。
书法、美术作品多次入选(获奖)中国书协和河南美协的展览。在报刊、杂志及互联网发表散文、艺术理论、评论、随笔200余篇近50万字,诗词(楹联)数百首(阕)。
出版有《李群成书法作品集》《崛起中原——中国当代书法名家李群成》《春诵秋吟·李群成诗词楹联集》《沃野颐真·李群成诗词集》《尘封的岁月》。
诚斋文集(下)——艺苑杂谈(节选)《张迁碑》的风格特点及临习指要文 / 李群成《张迁碑》,全称《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》。是张迁任谷城长和荡阴令时惠政于民,吏民为追述其德,于东汉灵帝中平三年(公元186年)二月所立。自明万历年间发现,至今已400余年。
图片
东汉《张迁碑》局部
该碑系东汉末年隶书成熟时期的力作,故其方峻朴茂、稚拙雄强的艺术风格,历代评价甚高。明王世贞评此碑:“其书不能工,而典雅饶古趣,终非永嘉以后可及也。”清孙承泽评此碑:“书法方正尔雅,汉石中不多见者。” 正是由于《张迁碑》的独特风格,四百多年以来令无数书法爱好者为之倾倒,并成就了一大批隶书名家。
图片
东汉《张迁碑》局部
我从1994年开始,在周俊杰老师的指导下临习《张迁碑》。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和临写,日益加深了对该碑的认识与理解。总结我个人学习《张迁碑》的经历,可以说是越看越爱看,越临越想临,总觉得里边有学不完的东西。
图片
李群成节临汉《张迁碑》
一、方峻朴厚
此碑用笔上是典型的以方笔为主,偶有圆笔。笔画横平竖直,劲折凝重。如横画竖锋入纸,行笔沉着,收笔快捷上提,形成挺直、凝重、有力的平直笔画。又如横折笔画,或横画到转折处突然折笔直下,或到转折处笔锋上提,换向后在原处入纸再向下写竖画,形成方峻有力的横平直角。竖画折锋入纸后,按笔下行,收笔略向左下,形成上下皆方的方峻笔画。又如波画,收笔时铺毫顿挫、捻锋提管,使波画方劲挺健。此碑不仅用笔以方笔为主,其结体也是方正为主,偶有长方或扁方结构。由于方峻是此碑的主要特点,故显得朴茂厚重,耐人寻味。
图片
东汉《张迁碑》局部
二、浑肆雄强
正因为《张迁碑》以方笔为主,笔画圆润、沉实而且厚重,故显得雄强浑肆,充满了其它碑刻无以伦比的阳刚之气。从结体上看,大部分字重心下移,平整敦实,方正丰腴,大气磅礴,透出一种沉雄浑肆的气息。从笔画上看,多数粗壮有力,笔笔到位。即便是稍细一些的笔画,也是犹如弯钢曲铁,挺正刚毅,雄健酣畅。如碑阳的第一个“君”字,结体方正敦厚,笔画粗壮雄强,给人以端庄肃穆之感觉,君子之风尽现眼帘。其浑肆雄强的个性,又好似战场上与敌对阵的武士,雄姿英立,稳若泰山,大气凛然,不容侵犯。再如“讳”、“迁”、“陈”、“筹”等字,皆是方正挺拔,静穆端庄,表现出一种雄强之霸气。
图片
东汉《张迁碑》局部
三、结体多变
书法艺术体现的是世界万物的矛盾关系,即“变化”。《张迁碑》是石刻书法,虽然看不出其丰富的墨色变化,但是,仅千变万化的结体和用笔,就足以证明书写者的良苦用心。从整体上看,该碑雄强方峻,朴厚稚拙,然而细观碑中每一个字,却是丰富多姿,极尽变化,世界万物之矛盾关系尽显其中。
一是字的大小对比度大。
如相邻的“用”与“筹”、“帝”与“龙”、“宿”与“野”、“如”与“云”等等,大小相差一倍以上。就是在一个字当中,上中下、左中右结构的字,分配比例悬殊也很大。如“幕”字,本属上中下结构,按照一般规律应是三部分大体均衡,下部略放。而此字却反其道而行之,仅中间部分就占去整个字的一半还多,而下部占去不足五分之一,但细看又不失法度,别有风趣。又如“野”字,本应是左右结构的字,书写者把它拆散重组后变成上下结构,而且缩小上部,放大下面的“土”字,给人以敦厚雄壮之感觉。
图片
东汉《张迁碑》局部
二是不少字攲侧反差大。
如相邻的“筹”与“策”两个字,“筹”字向左上倾斜,“策”字向右上倾斜;相邻的“事”与“对”两个字,“事”倾向右上,而“对”字倾向左上,但又不失章法的总体协调,可见书写者救拗之功深矣。就是在一个字当中,也是攲侧错落,抵牾相抗。如“龙”字左半部分向左上,放上收下;右半部分向右上,收上放下,左右相抱,亲密无间,透出了龙的传人和谐相处、紧密团结的高尚精神。又如“朝”字,左半部分上部右倾且拉长上横画,右半部分上部左倾,中间又巧妙留白,犹如两个相扑运动员,手脚相交,躬身趋前,用尽百般气力比试高下,结体奇异,妙趣横生。
三是收放自如,不失法度。
如“忠”字,上半部分收得得体,下半部分放得有度,让人心悦诚服。又如两个相邻的“是”和“进”,本应把长捺放开,可这两个字却把它收住,即不失法度,又与整碑的方峻风格相适宜。还有碑阳中的“九”字,书写者把首画的撇变为竖画,把第二画的弯钩极力右拖,形成了收左放右的态势,又不失字的重心,显得巧妙之极。
图片
东汉《张迁碑》局部
四是相同的字极尽变化,无一雷同。
如碑阳的15个“之”字,10个“君”字,9个“於”字,一个字一个面孔,结体多变,各具风貌。尤其是相邻且相同的两个字,也极尽变化。如相邻的两个“温”字,巧妙利用笔画的聚与散、曲与直、粗与细、正与斜的变化,使两个字的字形、结构变化明显,避免了雷同。
五是开合有度。
该碑中部分字体的开与合,是《张迁碑》有别于其它汉碑的又一个突出特点。适度使用字体结构的开与合,是调整字体、字势的好方法,也可以有效调节整个碑刻的矛盾统一关系。如“雪”字开左合右;“吏”字合左开右;“沛”字开左合右等。此类字虽然不是很多,却给整个碑刻增添了不少情趣。
图片
东汉《张迁碑》局部
四、静中寓动
静与动是自然界中的一对矛盾关系。只有“静”而没有“动”就会死水一潭;只有“动”而没有“静”,也不符合自然规律,会使人的神经高度紧张,从而造成审美疲劳。只有有静有动,才能给人增添无尽的意味。此碑从整体风格上看,属于静的成分相对多一些。但是,由于其中很多字的攲侧错落,就打破了整体上静穆的格调,平静中寓有动感。再则,从多数字的内部结构和字的笔画来看,也是静中寓动,体态自然。如碑阳中的“二”字,本来只有平行的两个横画,处理不好就容易写板。而该碑将第一笔写得平直安详,第二笔一波三折,极具动感。又如“幕”字、“景”字,从整体上看笔画沉实,给人以静穆的感觉。然而,字中的横画主笔有提有按,恣肆跳跃,收笔出锋,充分体现出了动的感觉,一下子打破了呆板沉静的局面,使其静中透出了灵动。
图片
东汉《张迁碑》局部
五、险中求平
《张迁碑》在重视每一个字极尽变化的同时,还出其不意,善于弄险,并能做到险中求平。如碑阳中的“贱”字,左边贝字上半部分的“目”向右极力倾斜,而下部的两点右移支撑着上部,显示出险中有平。从左半部分看是向右倾斜的,而右边的“戋”字又向左倾斜,用力支撑着左边,使整个字险象环生,险中寓平。又如“节”字,下半部分左边的艮字的最后一笔向右横向拉出,明显侵占了右半部分的地盘,让人不可思议。但是,为了求平,右半部分做了巧妙避让,把主笔竖画大幅度向右下倾斜,与上部的横折笔画组合以后形成了少有的“金三角”,平中寓险,险中求平,整个字的结构又不失《张迁碑》方峻朴厚的艺术风格。
图片
东汉《张迁碑》局部
总体看,《张迁碑》有许多有别于其它诸多汉碑的突出特点,是许多书法艺术爱好者临帖的首选之列。但是,由于该碑刻工比较粗糙,再加上出土早,历代槌拓者多,使其有一定的损伤。故早期拓本,如明代和清代初年的拓本质量较高,而清朝后期至今的一些拓本就与原碑差距甚大。如果有些出版社选择的拓本欠佳,再加上印刷质量差,就不宜作为范本进行临写。在临习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一是认真读帖。
由于该碑具有其它汉碑少有的独特风格,所以,在临写之前要认真读帖,真正弄清每个字的结构、布局、用笔等。还要“透过刀锋看笔锋”,分析每个笔画之原有写法。对于残缺的笔画,要多对比同类笔画,争取弄清其原貌,以便临帖时做到心中有数。
图片
东汉《张迁碑》局部
二是扎实临帖。
在认真读帖,弄清每个字的用笔、字形、结构的基础上去临。临写的前期阶段一定要扎扎实实地临进去,切不可蜻蜓点水,雨过地皮干,更不可盲目地“意临”。临过一个字之后,要与原帖进行比较,找出问题,以便下次临写时注意。在经过长时间的对临之后,还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背临。背临可以有效检验临写者对每一个字掌握的熟练程度。临帖只有打进去,才能出得来。认真临帖是学好该碑的第一步,切不可吊以轻心。
三是加强意临。
在经过实临、背临之后,可以进行适当的意临。意临就是抓住碑刻的突出特点,进行适度的放大与缩小。就如漫画家画人物肖像,适当夸大主人公的某些特点,让人们看到漫画,能产生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。意临是创作的重要阶段。意临如能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,就能很快步入创作阶段。
图片
东汉《张迁碑》局部
四是力求神似。
书法中的“神”,即神韵,也就是精神韵致,它是天生化成而没有人工造作的痕迹。有“神”才会充满活力,它是经典书法作品的灵魂所在。在经过较长时间的临写并达到“形似”之后,要追求神似。书法作品中的“神”是可以用语言表述,但有时候又是很难表述清楚的。这需要临帖者在临习过程中认真解读,细心体会。
五是博采众长。
在经过一段时间认真读帖、临帖的基础上,要多看与《张迁碑》风格相近的汉碑,如《鲜于璜碑》、《衡方碑》、《景君碑》等。这些碑刻虽然与《张迁碑》有区别,但总体风格比较接近,都有可取之处。另外,还可以参看一些历代名家临写的《张迁碑》范本,如清朝何绍基的临本,以及近现代胡小石、孙奇峰等一些名家的临本。如能取众家之长融入《张迁碑》,在加上自己的想法,就能很容易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。
图片
李群成老师新书签名图片
图片
作品 / 书籍 / 收藏 + 微信品牌形象 / 书籍装帧 / 包装艺术点击关注 不迷路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上一篇:全国首笔跨境支付通业务落地深圳,深港金融互联互通再升级
下一篇:明清紫檀家具小件